hyperworks单位制如何设置?
软件: hyperworks
HyperWorks单位制设置指南
HyperWorks作为通用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本身没有内置单位制系统,需用户自行定义并保持单位一致性(即所有输入参数(如几何尺寸、材料属性、载荷等)需采用同一套单位制,求解器会根据单位制自动处理数值计算)。以下是具体设置逻辑与操作要点:
一、单位制设置的核心逻辑
一致性原则:所有输入数据必须使用同一套单位制,避免单位错配(如长度用“mm”、质量用“kg”、时间用“s”,但力用“N”以外的单位,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基本单位定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其他单位如力、应力、密度等均由基本单位导出)。例如:
国际单位制(SI):长度(m)、质量(kg)、时间(s)、温度(K);
工程常用单位制:长度(mm)、质量(tonne,吨)、时间(s)、温度(°C)(对应力单位为MPa,密度单位为t/mm³)。
导出单位验证:通过基本单位验证导出单位是否正确。例如:
力:( F=ma ) → ( 1N = 1kg \cdot m/s^2 );若长度用“mm”、质量用“tonne”,则力单位为( 1N = 1tonne \cdot mm/s^2 = 10^6N )(即1MPa=1N/mm²)。
二、常见单位制组合(工程推荐)
为避免单位混乱,工程中常用以下一致性单位制:

单位制类型 长度 质量 时间 温度 力 应力/密度
国际单位制(SI) m kg s K N Pa
工程常用单位制(mm-tonne-s) mm tonne s °C N MPa
英制单位(in-lbf-s) in lbf·s²/in(质量) s °F lbf psi
三、HyperWorks中的单位设置操作
HyperWorks的单位设置无统一全局界面,需根据模块(如几何建模、材料属性、网格划分、求解器输入)分别确认:
几何建模阶段:
导入CAD模型时,在导入对话框的“模型参数”中设置模型单位(如“mm”“in”),确保几何尺寸与后续输入一致。
手动创建几何时,通过“测量工具”(如“Show Distance”)确认尺寸单位是否正确。
材料属性阶段:
输入材料密度、弹性模量等参数时,需与几何单位匹配。例如:
若长度用“mm”、质量用“tonne”,则密度单位为t/mm³(如钢的密度约为7.85×10⁻⁹ t/mm³);
若长度用“m”、质量用“kg”,则密度单位为kg/m³(如钢的密度约为7850 kg/m³)。
网格划分阶段:
网格尺寸的输入需与几何单位一致(如几何用“mm”,网格尺寸也用“mm”)。
求解器输入阶段(如OptiStruct):
通过“DTI_UNIT”或“UNIT”卡片定义单位制(两者无区别),覆盖模型中的所有单位参数。例如:
若使用“mm-tonne-s”单位制,需在材料卡片(如MAT1)中输入:密度=7.85×10⁻⁹ t/mm³、弹性模量=210000 N/mm²。
四、单位错配的预防与检查
预防措施:
始终保持“输入-计算-输出”的单位一致性;
使用“测试小模型”法(如输入简单梁的尺寸、材料、载荷,验证应力结果是否符合物理规律)。
检查方法:
HyperWorks作为通用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本身没有内置单位制系统,需用户自行定义并保持单位一致性(即所有输入参数(如几何尺寸、材料属性、载荷等)需采用同一套单位制,求解器会根据单位制自动处理数值计算)。以下是具体设置逻辑与操作要点:
一、单位制设置的核心逻辑
一致性原则:所有输入数据必须使用同一套单位制,避免单位错配(如长度用“mm”、质量用“kg”、时间用“s”,但力用“N”以外的单位,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基本单位定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其他单位如力、应力、密度等均由基本单位导出)。例如:
国际单位制(SI):长度(m)、质量(kg)、时间(s)、温度(K);
工程常用单位制:长度(mm)、质量(tonne,吨)、时间(s)、温度(°C)(对应力单位为MPa,密度单位为t/mm³)。
导出单位验证:通过基本单位验证导出单位是否正确。例如:
力:( F=ma ) → ( 1N = 1kg \cdot m/s^2 );若长度用“mm”、质量用“tonne”,则力单位为( 1N = 1tonne \cdot mm/s^2 = 10^6N )(即1MPa=1N/mm²)。
二、常见单位制组合(工程推荐)
为避免单位混乱,工程中常用以下一致性单位制:

单位制类型 长度 质量 时间 温度 力 应力/密度
国际单位制(SI) m kg s K N Pa
工程常用单位制(mm-tonne-s) mm tonne s °C N MPa
英制单位(in-lbf-s) in lbf·s²/in(质量) s °F lbf psi
三、HyperWorks中的单位设置操作
HyperWorks的单位设置无统一全局界面,需根据模块(如几何建模、材料属性、网格划分、求解器输入)分别确认:
几何建模阶段:
导入CAD模型时,在导入对话框的“模型参数”中设置模型单位(如“mm”“in”),确保几何尺寸与后续输入一致。
手动创建几何时,通过“测量工具”(如“Show Distance”)确认尺寸单位是否正确。
材料属性阶段:
输入材料密度、弹性模量等参数时,需与几何单位匹配。例如:
若长度用“mm”、质量用“tonne”,则密度单位为t/mm³(如钢的密度约为7.85×10⁻⁹ t/mm³);
若长度用“m”、质量用“kg”,则密度单位为kg/m³(如钢的密度约为7850 kg/m³)。
网格划分阶段:
网格尺寸的输入需与几何单位一致(如几何用“mm”,网格尺寸也用“mm”)。
求解器输入阶段(如OptiStruct):
通过“DTI_UNIT”或“UNIT”卡片定义单位制(两者无区别),覆盖模型中的所有单位参数。例如:
若使用“mm-tonne-s”单位制,需在材料卡片(如MAT1)中输入:密度=7.85×10⁻⁹ t/mm³、弹性模量=210000 N/mm²。
四、单位错配的预防与检查
预防措施:
始终保持“输入-计算-输出”的单位一致性;
使用“测试小模型”法(如输入简单梁的尺寸、材料、载荷,验证应力结果是否符合物理规律)。
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