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工程师成长之路:技能提升与职业规划
电气设计工程师进阶之路:从电工到电气工程师的转变
背景与价值
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职业生涯中,电工与电气工程师之间的区别显著体现在收入、技能要求、行业地位及工作深度上。同一工作年限与工作强度下,电气工程师的收入普遍更高,这是由于电气工程师不仅具备基础的电气工程知识,还掌握更高级的工程设计、仿真、调试等技能,能够独立承担设计和技术引领的角色,推动项目的高效执行与技术创新。
认知进阶的步骤及能力需求
电气工程师的进阶,自然地分为从初级电工到中级电气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乃至资深工程专家的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的专业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及领导力等均有不同的要求。
基本要求:一名优秀的电工入手门槛较高,但缺乏进阶至工程师的明确路径,学习技术栈如PLC控制编程、CAD电气原理设计、设备电气接线与安装、现场编程调试以及客户快速解决方案设计等,可视为成长的第一步。
成长阶段(初级至中级电气工程师):此阶段的关键是培养多维技能:
编程与调试:掌握至少一种或多种PLC编程软件与产品,例如CODESYS、CPXCEC、CECX、CECC等,这些软件在不同行业及领域的应用广泛。
CAD绘图:学会使用EPLAN等电气CAD工具,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设计创新且符合行业标准的系统电气原理图。
人机界面:学习CDPX、Design Studio等软件,创作高端人机界面系统,巩固技术及客户服务意识。
电气控制柜:深入实践电气控制柜的接线与安装,这是成为电气工程师不可或缺的实践积累过程。
能力突破阶段(中级至高级工程师):
专注于产品或领域:如果在公司内工作,熟悉特定设备电气系统;如果是服务于客户,应具备多种PLC产品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效率。
跨领域知识:扩展知识范围至液压气压传动、变频器调速控制及伺服驱动等技术领域,强化设备综合能效提升与自动化方案设计能力。
出众阶段:
精通工艺过程:在具体应用领域(或控制系统)具备深入理解和实践工艺流程的能力,面对如锅炉控制系统,汽包液位的精准调节、负荷变化引起的“虚假液位”问题、饱和蒸汽流量与汽包液位的精确控制等。
网络选择与配置:在自动化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中,准确判断并选择开放兼容、高效传输性能的工业总线与以太网协议,兼顾成本、设备兼容性及现场环境中不存在的挑战。
PLC原理与程序设计:理解PLC的运行逻辑,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与输出刷新三个阶段,构建基于扫描原理的程序设计风格,优化程序代码质量、可读性与可维护性。
结构化编程:遵循IEC611313程序设计标准,构建具有开放性、可移植性、结构化及高效性特点的程序,支持复杂系统的多层设计和维护。
抗干扰策略:在项目实施中,全面审视并采取防干扰措施,如选择高性能电源、优化布局与接地、编程策略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