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杯-工业信息网络化
训练1:IPv4地址与单环冗余网络 实验一:同一子网验证 实验原理:同一子网内的设备可以相互通信。 实验实施:在实验室中使用两台PC进行通信,配置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00和192.168.1.110。 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子网内的两台PC实现了双向通信。
实验二:不同子网验证 实验原理:设备需在相同子网下实现通信。 实验实施:再次调整为两台PC,改变IP地址为192.168.1.111和192.168.2.111。发现无法ping通。 调整方式:将IP地址调整至同一子网,即192.168.1.111和192.168.1.110。此时实现Ping通信验证。
实验三:单环冗余网络 实验原理:通过高速冗余环协议(HRP)实现网络冗余。 实验步骤:在培训中配置XM408为HRP经理,并设置冗余端口为Ring Ports 1.2,1.6。先关闭生成树协议,然后配置XB208为HRP客户端,设置冗余端口Ring Ports 0.1,0.5。实验结果:设置后无论割断冗余环中的哪一条链路,PC与PLC的通信仍保持正常。
训练2:虚拟局域网VLAN 实验一:单个交换机VLAN配置 实验原理:通过VLAN隔离,在单个交换机上实现隔离不同的网络通信。 实验操作:对XB208进行配置,创建VLAN10和VLAN11,并分配端口进行通信验证。 实验结果:不同VLAN内的PC与PLC实现交互,但是不同VLAN之间不能直接Ping通。
实验二:多个交换机VLAN配置 实验原理:在多台交换机内实现VLAN隔离通信。 实验操作:其中的步骤包括创建VLAN,为VLAN分配端口,配置VLAN属性。 实验结果:实现了在同一子网内的PC与不同交换机的PLC之间的通信。
训练3:路由 实验一:本地路由配置 实验原理:利用路由实现不同子网间的通信。 实验操作:以将两个子网(VLAN100和VLAN150)连接为目标。 实验结果:成功实现了不同VLAN间PC与设备的通信。
训练4:无线通信 实验原理:无线设备通过设置相关配置,能够实现设备间的有效通信。 实验步骤:对无线设备W774和W734进行各项设置,包括系统、国家、天线、无线信号等参数。 实验结果:确保设备在正确的网络环境和配置下,能够实现稳定且有效通信。
训练5:PROFINET通信 实验原理:利用PROFINET协议实现实时、确定性的数据交换。 实验步骤:配置IO设备和控制器,通过HRP实现环路冗余。 实验结果:证明在网络故障情况下,通信仍然保持稳定。
训练6:PLC编程 实验原理:利用PLC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实验步骤:设置IO变量,编写控制程序,下载程序至PLC。 实验结果:证明PLC能够根据输入变量改变输出设备的状态。
训练7:IP ACL 实验原理:IP访问控制列表用于限制网络流量进出。 实验实施与结果:针对两台设备设计的具体ACL规则实现了流量控制,证实其对限制特定地址间的通信起到了约束作用。
训练8:PLC模拟量转换 实验原理:通过特定硬件实现模拟量信号的转换。 实验步骤:选择适用于模拟量操作的PLC和模块,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实验结果:通过旋转开关实现模拟量电压的输进和输出信号的转换,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