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基本概念100问解析(31-40问)
PCB设计的关键要素:焊盘、阻焊、过孔、钢网与丝印设计
焊盘设计与阻焊的一般原则
在PCB设计中,确保设计的焊盘与阻焊层在逻辑和物理上的恰当配合,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至关重要。以下是焊接盘设计时的原则及Allegro软件中对应的设置方法:
焊盘设计的阻焊守则:
1. 阻焊窗的比例:
焊盘开窗应比实际焊盘大6mil以上,确保足够的层压填充。
阻焊层设置与Allegro软件应用:
在Allegro软件中,通过【Pad Designer】工具来执行焊盘设计,这里的工具允许设计人员调整各种参数,包括阻焊窗的尺寸。开发者按照上述原则设置焊盘的大小与隔距离,确定每一步操作的细致度。
过孔阻焊的处理规则:
在实现元器件与导体连接时,过孔的处理需要依赖其用途来决定。简而言之:
常规过孔通常是塞孔形式,不需要开窗或阻焊。
特殊过孔,如散热焊盘上的过孔或暴露在裸铜区域的过孔,需要开设阻焊窗;这些过孔一旦加上阻焊层,即转变成开窗形式。
BGA过孔阻焊的标准专业应用:
在BGA设备上进行设计时,阻焊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遵循以下指导:
1. 塞孔BGA过孔应不设置阻焊开窗。
2. 波峰焊接或 ICT测试涉及的BGA过孔需要确保为塞孔处理,不开窗。
3. BGA器件间距条件:当BGA器件的Pitch间距小于等于1.0mm时,其下方的过孔需要以塞孔形式处理,不开窗。
4. BGA器件的测试焊盘点:直径为32mil,应使用大尺寸阻焊开窗的设计(37mil),以确保充分的锡浆沉积区域。
钢网(Stencil)设计的一般原则 | Allegro中的设置功能:
钢网,作为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专有的干预手段,其设计原则强调尺寸与精准性,Allegro的实现流程如下:
1. 钢网尺寸匹配:钢网的大小应与焊盘尺寸相匹配,确保良好的锡膏沉积效果。
2. 贴片焊盘 下的钢网设置是必须的,而插件部分则无需针对焊盘制作专用的钢网。
3. 钢网厚度推荐:
印刷树脂网:0.18mm至0.2mm之间的厚度较为适合;
印刷焊料:0.1mm至0.15mm则适合标准应用,旨在提供质量和经济性的最佳平衡。
4. 钢网边缘至网框内侧的安全距离:建议保留20至30mm的缓冲,确保受力均匀与表面平整。
5. Allegro中的钢网设计:通过【Pad Designer】工具开启钢网设计模式,操作过程中注意上述方案生效。
元件丝印设计的要素:
在PCB的布线后,丝印部分确保了制造、检验和装配过程中的识别能力,设计时理应考虑:
清晰性与错误防范:位号字符应与阻焊层保持适当的间距(至少6mil),以避免标识混淆或缺失。字符间轻微重叠是可以的,但重叠导致标识无法辨认的情况必须修正。
方向性与一致性:推荐的排列方向是从顶部到底部、从左至右,保证装配流程的直观性与一致性。
层压板卡的翘曲度管理:
翘曲度作为PCB尺寸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设备的安装和可靠性。各类层压板卡翘曲度的要求:
贴片设备:≤0.75%(对于厚度<1.6mm的PCB),最大翘曲度0.7%;厚度≥1.6mm的最大翘曲度限制为0.5%。
插件零件:≤1.5%,最大翘曲度可达0.7%。
背板:最大翘曲度设定为1%,同时控制最大变形量不超过4mm。
拼版设计的重要性和模式:
拼版技术应用于优化生产效率和成本管理:
VCUT拼版:一种分隔或棋盘式设计,适用于期待更小间距或不同类型的输出。
桥连:和桥连邮票孔(邮票孔拼版)方法则通常涉及贯通式的连接设计,旨在提高自动化标记和移动性。
拼版带来的好处:保证能满足生产需求,如通过拼版实现对小尺寸PCB的解决方案、节约生产材料减少浪费,同时实现更高效率的手工或自动化机械化SMT焊接流程。
在层层深入的技术描绘中,这些原则为PCB层压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框架,从焊盘阻焊到元件丝印乃至项目拼版,为电子工程师提供了精炼、实践导向的路径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