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为什么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的“CPU”
高效电力控制的核心技术:IGBT的演进与应用
引言
IGBT,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一员,凭借其在高电压、大电流应用中的理想特性,主导了现代电力电子系统的变革。本文将深入探讨IGBT的技术特性、现有组件的发展方向、封装工艺的创新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关注价值链分析,尤其是全球化竞争格局和市场动态。
IGBT技术特性与最新发展
IGBT的出色性能驱动了其广泛应用于工业、4C(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产业以及轨道交通、新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领域。从结构上分析,IGBT呈现出三个发展方向:一是地形学概念:包括非透明集电区NPT型、带缓冲层PT型、透明集电区NPT型和FS电场截止型等;二是栅极结构创新:平面栅机构与Trench沟槽型结构并行发展;三是硅片加工工艺的优化,如外延生长技术与区熔硅单晶的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功率密度和工作结温的提升。
封装与芯片技术的未来
在封装工艺层面,IGBT模块的两大类主要分类为焊接式与压接式。焊接式封装栅选用于高压IGBT模块,而随着技术进步,中低压IGBT模块则采用了新技术,如通过燃烧融合替代传统焊接,以及严禁曲线代替定义站序的压接技术。
随芯片技术的进步,最高工作结温度与功率密度显着提升,这意味着IGBT模块技术需同步演进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未来领域,模块革新将重点聚焦“芯片背面焊接加固”与“正面电极互联”两方面,旨在优化热管理性能和提高可靠度,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力控制系统需求。
IGBT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影响
新能源汽车:作为电动汽车及充电桩的核心技术部件,IGBT模块的使用率显著提高。在电动汽车中,IGBT主要用于电动控制系统的大功率DC/AC逆变驱动电机系统、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包含小功率DC/AC逆变,使用电流较小的IGBT和FRD)及智能充电桩的开关元件。
智能电网:IGBT广泛应用于发电、输电、变电、和用电四个电网端。发电端,如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整流器和逆变器;输电端,以不在电压传输系统中大量使用IGBT为代表的新型输电技术;变电端,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的关键部分;用电端,家用电器如微波炉、LED照明驱动系统中对IGBT的需求增加。
国际竞争与市场预测
在全球范围内,IGBT市场上英飞凌依旧保持绝对领先地位,2020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29.3%(分立器件)和36.5%(模块)。中国市场方面,士兰微成为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企业之一,市场份额达2.6%;斯达半导则在2020年跻身全球第六,占市场份额3.3%。随着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规模将猛增至385亿元,对比2019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33.8%,预计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扩大至575亿元,CAGR为21.6%。这些数字表明中国企业在IGBT市场的全球竞争格局中拥有巨大潜力与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