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路图——国产BIM设计软件的探索
根据《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令人瞩目的39.2万亿元,标志着各行各业在数字化加速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快速迭代。这一进程不仅极大地影响了社的经济结构,也深入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在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动力是各类基础软件的广泛采用,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它们构成了企业创新与高效运作的基础。
然而,在追求“中国制造”与“基建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直面一个现实:在各种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尤其是专业性极强、高度集中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软件垄断。其中,研发设计类的细分市场尤为关键,代表着CAE、CAD、EDA等核心工业软件,这些工具对于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国内厂商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仅占5%左右,表明在关键的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性方面,我们尚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成就了世界级的隧道、桥梁网络,以及覆盖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与公路网,成就了“基建强国”的美名。这一壮丽成就的背后,是设计软件的精湛应用。尤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的工业软件凭借其低廉的盗版成本在中国迅速寻找到了市场,而国产工业软件由于投入不足,技术未能在基础研发设计软件市场占据主动。即使在21世纪初,科技迅速发展,BIM技术开始广泛使用,云计算、5G等新技术与之结合,推进建筑业的信息化进程,但全球市场上的主要BIM软件平台仍由美国的欧特克、本特利和法国的达索系统等国外公司主导,中国市场的90%以上市场被这三家公司的平台所占据,其中,欧特克因其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领先。
面对外部制裁和全球软件生态的变迁,网络安全和把握核心技术成为新的战略考量。以公路设计软件为例,其国产化的探索经历了多次考验。尽管传统二维设计领域有一定市场份额和技术沉淀,新技术的应用如BIM(包括跨平台二次研发使用基于欧特克、本特利和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探索和普及。然而,BIM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受制于其成本、设备要求、数据量大等因素,发展速度与推广效率受到制约。
同时,测绘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从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过渡,形成了由全球定位、遥感、GIS为核心的新技术体系。无人机遥感技术成为新兴发展方向,催生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勘察设计领域数据赋能,解决大数据应用难题。GIS(地理信息系统)引擎与BIM的跨界融合,提高了信息交互深度,构建了适用于公路、铁路等带状建筑的解决方案。
总之,基于国产GIS平台的BIM+GIS解决方案正在探索前沿智慧交通领域。四川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作为交通运输行业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图新地球”这一国产三维引擎,研发了经天路图公路BIM设计软件。这款软件将国产底座的GIS与BIM技术紧密结合,提供了一站式的三维设计平台,实现了航空影像与设计成果的高效交互,提升了勘察设计的准确性与效果,并且通过数字化手段大幅降低了外业调查与内业设计的工作负荷。这种基于国产软件的探索,不仅体现了智慧交通的未来趋势,更标志着中国在核心工业软件领域的自主可控已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