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模式、技术与案例详解——第3章 我国SaaS市场分析
中国的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植根于其自身的“特色”土壤,这段时间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来形容可谓贴切。SaaS正如斗志昂扬的年轻人,渴望成为行业中的“中流砥柱”。
SaaS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2000年至2006年,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开始形成,主要出现的是基于单一功能的在线应用,尚无形成软件运营商的概念;发展阶段是2006年至2015年,软件运营商的理论开始成型,电信运营商介入,功能更加丰富的在线应用开始出现;成熟阶段是从2015年开始,软件运营商的理论全面成熟,集成性和综合性的在线应用成为主流特征,软件运营商大规模并购活动增多。
国际SaaS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使得该模式成为应用软件领域备受关注的增长趋势。IDC的研究表明,2004年SaaS的方式已在软件市场中占据42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一数字将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08年预计将达72亿美元。美国作为领先市场,用户对SaaS服务的认同度高,采用的行头力超过七成,只有极少数企业暂未涉足或计划未来有此安排。
在中国,国际市场虽然蓬勃发展,但国内的SaaS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这主要是因为如今SaaS服务这一概念更加广为人知,企业对这种模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据估算,中国拥有1200万家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群体为SaaS服务提供了无限的市场空间。中小企业通常面对有限的IT预算、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决策周期长等问题,这限制了企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然而,SaaS的出现恰逢其时,它提供了灵活的资源,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解决它们痛点的关键,不论是从降低IT设施成本到节省专业维护及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发挥着显著作用。与此同时,国产品牌正逐步进入SaaS市场,代表企业包括ChinaASP.com、用友、世纪互联等,这些企业的加入为SaaS市场增添了活力。
然而,中国的SaaS市场发展尚未均衡。首先,大型IT制造商(硬件与电信行业)的缺失限制了市场的大步发展。其次,众多的“.com”公司虽在提供服务,但领域较为专注,特色相对缺乏,这也成为当前市场上可见的趋势。此外,潜在的服务提供商数量有限,使得市场竞争增强,风险投资的决策也随之变得谨慎。
面对这些挑战,国内SaaS市场正寻求对策。首先,企业需要研究潜在客户市场,明确目标客户的需求和能力。随之,垂直市场服务共会提供更加精细且专注于特定行业或细分市场的选择,有助于建立客户关系。与有实力的企业结盟或合作可以利用其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客户和增强信任。采用分工协作模式,合理分配资源以高效提供综合服务。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能吸引并留住客户。此外,稳定及可靠的客户服务是SaaS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实施SaaS战略前,切忌匆忙推出尚不成熟的服务或定价过低的产品。最后,整合营销策略与全方位的市场教育对培育客户认知、提升对SaaS模式的认知及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细致分析和前人经验的借鉴,我们可以预见中国SaaS市场的潜力与机遇,通过不断优化策略,解决现存问题,这一市场必将开辟出新天地。在大趋势的推动下,企业将更深度地融入SaaS领域,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