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芯片巨头的殊途同归
模拟芯片市场的格局与趋势分析:并购与Fablite模式引领发展
在模拟芯片领域,市场局部分化相对稳定,龙头厂商已基本确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州仪器等领先厂商的市场份额在19%左右,整体市场规模尚未形成垄断,但市场机会仍存在于细分领域,国内模拟芯片厂商的兴起便是例证。近来,我们观察到一个显著的动态——并购成为模拟芯片龙头扩展版图的主要方式。然而,现象背后还有厂商们选择“瘦身”的情况。这种异化的策略选择背后有何深层原因?结合2020年全球主要模拟芯片厂商排名,我们解读龙头企业的增长策略及其变化趋势。
龙头企业的并购与专业化成长
德州仪器:德州仪器在收购策略上较为保守,仅在必要时进行针对性的并购,例如对BurrBrown、NS美国国家半导体的收购,极大提升其在通用模拟器件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更为突出的竞争优势。
安森美:通过连续性且规模适中的并购,如收购东芝的NFC和RFID阅读器资产、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等,安森美专注于增强核心能力,特别是在电源管理与智能感知领域的布局。
英飞凌:通过收购赛普拉斯,英飞凌成功转变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并成为车用半导体市场冠军。
Fablite模式兴起:策略与挑战
在传统IDM模式、Fabless模式与IDM模式的交替下,Fablite模式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成本效益更高、品质控制更优和市场响应更加灵活。全球主要IDM厂商,如恩智浦、ST和英飞凌等,均已在联动代工商以减少投资风险的同时,稳固自身的技术特长和市场定位。
恩智浦:通过精简晶圆厂布局(如出售部分工厂给其他企业),恩智浦集中资源于核心部件与关键领域,提升效率与竞争力,同时也是成功转型Fablite模式的典型案例。
格科微(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在垂直整合与自主制造能力的积极探索中,格科微通过建设自有的晶圆产线与B.S].'I生产线,实现了从Fabless向Fablite模式的转变,为小规模但对制造自主可控有较强需求的模拟芯片企业路径提供参考。